唯一途径,所以不能再犹豫。”

“但尽管我们急需建设资金,收费标准还是不能定得太高,给家长增加过重的经济负担。我想,高中部每生收六万,初中部每生收四万,比较合适。”

大家一致同意,举手通过。

接着,就其他项目的收费标准进行讨论,确定后开始实施起来。

于是,教育局以会议纪要的形式,由办公室主任施欣欣起草好文件,让郝枫签字后,送县政府各有关单位,并下发到各个各校。

这样决定后,郝枫马上组建新江中学筹建组,成员六人:

管文教的副县长刘静岚,局长郝枫,抓基建的副局长郭浩,后勤股长吕军宝,教育股长陆新生,招生办主任黄为民。

郝枫要把新江中学创建成省重点中学,从建设开始就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,所以他自任筹建组组长,郭浩为副组长。

学生预收费的点设在几个计划并掉的乡中里,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后,各个点开始收费,然后上缴到县财政。

筹建组正式开始工作,刘静岚是挂名的,主要工作还是由郝枫和郭浩在做。

郝枫开了一次筹建组会议后,就具体落实起来。

他让郭浩找施工队做现场一通三平工程,他则抓图纸设计和垫资施工队的选择工作。

郝枫怎么也没有想到,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,一向反对这件事的施连新突然异常热情地插手进来。

这天上午九点多钟,施连新亲自给郝枫打电话:

“郝局,新江中学的图纸设计已经开始了?”

郝枫马上如实汇报:

“对,施县长,因为我们没有钱预付设计费,我通过我一个学生的关系,让中海一个知名设计院,先设计一个方案。”

施连新以县长的霸道口气说道:

“方案出来后,要送我审阅。新江中学是我县重点工程,我要亲自过问,严格把关。”

郝枫心里一愣,他这是要插手工程啊,嘴上只得应道:

“好的,施县长,方案图送过来,我马上送你审阅。”

挂了电话,郝枫心里有些发紧,感觉事情来了。

施连新一插手,这事就会出问题!

他表面上只是对关心这个工程

章节目录